QQ:2743438924
手機:0512-66159259
電話:0512-66159259
郵箱:tokai@tokais.net
地址:蘇州相城黃埭高新區(qū)東橋聚民路68號
H13鋼相當于4Cr5MoSiV1,是典型的熱作。模具鋼。低倍檢驗中經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偏析,影響鋼材質量。隔離超過6級。因此,有必要分析偏析產生的原因,以改善H13鋼的宏觀組織。
1.選樣
H13鋼采用電爐初煉+VHD精煉的雙重工藝冶煉成錠,然后鍛造成不同尺寸的棒材。試驗材料取自∣←→∣140mm棒材,其化學成分如下:
成分(%)
零點零零三
零點零一三
按規(guī)定位置從棒材上取下低倍試件,腐蝕后偏析為67級。根據掃描電鏡的樣品尺寸,從這個低倍試件上切下試樣。樣品包括用于對比分析的偏析帶和基體。首先用金相顯微鏡和掃描電鏡觀察偏析的形貌和夾雜物的特征,然后用元素分析和掃描電鏡對夾雜物進行表征,找出偏析的原因。
二、測試結果
1.離析的形態(tài)特征
腐蝕后低倍試樣的宏觀特征如圖1所示。
從照片中可以看出,樣品左側有較重的偏析帶,呈現明顯的黑色條帶,而右側的偏析較輕,其中顏色較淺的為基體。
用掃描電鏡在不同放大倍數下觀察了偏析帶和基體的微觀特征。照片是掃描電子顯微鏡的二次電子圖像。左邊是隔離區(qū),右邊是基質。從照片2-1看,隔離帶上類似于網的白色區(qū)域幾乎是連在一起的,黑色區(qū)域很少?;迳系陌咨W紋明顯減少,間斷開始的黑色區(qū)域居多。白色網狀區(qū)域是低倍試樣上易受腐蝕的區(qū)域,因此低倍試樣上的隔離區(qū)顯示較暗的顏色。照片2-2是放大倍數更高的特寫。為了描述方便,二次電子圖像中的白色區(qū)域稱為A區(qū),黑色區(qū)域稱為B區(qū),也就是說,在隔離帶中A區(qū)和B區(qū)要多得多,矩陣是相反的。因此, 只要測量A區(qū)和B區(qū)的差異,就可以知道偏析帶和基體的差異。為此,我們在兩個方面進行了元素分析。
?、仍胤治?/p>
選擇視場,比如照片3左上角的二次電子圖像,放大130倍左右。照片中的白線是電子束線的掃描位置,包括A、b兩個區(qū)域,測試條件如照片3右上角所示。樣品的移動距離為04毫米..元素分析結果如圖3中的六條曲線所示,白線處顯示了Mn、Si、Mo、C、Cr和V六種元素的變化。由此可見一斑。模具鋼H13多少錢一噸?A區(qū)的C、Mo、Cr、V明顯高于b區(qū),而且這些元素在A區(qū)的分布也不是均勻連續(xù)的,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動,尤其是C、Mo、V,可以推斷這些元素多為顆粒狀。半定量粗略估算,B區(qū)C約為56%,Cr約為84%,V約為68%,Mo約為62%, 并且兩個區(qū)域之間的Si和Mn沒有差異。因此,C、Cr、Mo和V元素的富集形成了偏析帶。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些元素在偏析帶和基體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狀態(tài),我們還進行了顯微組織觀察和部分定性分析。
3.組織觀察和表征
?、?初生相和夾雜物的特征和表征
拋光后的金相試樣無腐蝕,觀察到初生相和夾雜物在偏析帶和基體中的分布。發(fā)現樣品的更后一相有明顯的邊界,有一定的形狀,如正方形、三角形、條形等。,在顯微鏡下呈淡黃色。偏析帶中這些相的數量明顯多于基體。試樣中還有黑色夾雜物,其數量明顯少于初生相,且分布較為均勻。比如照片4。另外,在觀察中,改變焦距可以隱約看到小顆粒的聚集和分布,但不容易分辨出偏析帶和基體的區(qū)別。
為了確定初生相和夾雜物中所含的元素,進行了元素平面掃描:成分相中黑色初生相為(V,Ti)(C,N),但不同初生相顆粒中所含元素的含量不盡相同,有的可能相差很大,有的有明顯的Mo。
夾雜物表面掃描是C、O、Mo、Al、Ti、V六種元素表面掃描的結果,上側的黑色顆粒是Al、Mg的氧化物,外側被V、Ti的碳化物覆蓋(并非合金中所有氧化物周圍都有V、Ti的碳化物)。左圖的粒子近似正方形,分別是(V,Ti)(C,N)。
ⅱ.組織特征
拋光后的金相試樣經苦味酸腐蝕后,觀察到的組織為球狀珠光體,如圖5所示,左側為偏析帶組織,右側為基體。從照片5-1可以清楚地看到,在偏析帶上有小顆粒密集區(qū),主要是滲碳體。為了了解小顆粒密集區(qū)與低偏析區(qū)A區(qū)和B區(qū)的關系,我們對金相樣品進行了深度蝕刻,并在金相顯微鏡下進行了對比。結果如圖5-2所示。從5-2可以看出,小顆粒密集的區(qū)域容易腐蝕發(fā)黑。偏析的黑色區(qū)域明顯多于基體。在低倍腐蝕的情況下,小顆粒密集的區(qū)域也會優(yōu)先被腐蝕,如圖5-3所示。 其規(guī)律與金相學相似。只是金相分析。低倍腐蝕條件不同,低倍腐蝕力遠大于金相。雖然都是優(yōu)先腐蝕,但腐蝕程度不同,特征也略有不同,可以說是大同小異。因此,金相試樣中小顆粒的密集區(qū)是低倍試樣上的A區(qū),非密集區(qū)是B區(qū)。
1.硬度測量
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偏析帶是Cr、Fe滲碳體和一次碳氮化物小顆粒集中的地方,所以偏析帶和基體的硬度應該是不同的。因此,我們在腐蝕后的金相試樣上測量了維氏硬度,結果表明,在偏析帶測量的5個點的平均值為154,基體的平均值為143??梢钥闯觯鰩У木S氏硬度高于基體(HV1011)
從上述試驗結果可以看出,H13合金試樣的顯微組織為球狀珠光體。中珠光體Cr和Fe的滲碳體顆粒在合金中分布不均勻,有滲碳體顆粒密集區(qū)和非密集區(qū)。其他合金有一定的形狀,如正方形、三角形等。,界限明顯。淺黃色的初生碳氮化物是(V,Ti,Mo)(C,N),這些碳氮化物中各種元素的含量明顯不同。合金中碳氮化物分布不均勻,與滲碳體顆粒分布一致,即滲碳體顆粒密集區(qū)碳氮化物較多。模具鋼H13多少錢一噸?合金中的點狀夾雜物為Al和Mg的氧化物,部分被V和Ti的碳氮化物包圍,分布均勻。
與基體相比,偏析帶的顯微組織明顯不同。偏析帶上的滲碳體小顆粒密集區(qū)明顯多于基體,一次碳氮化物也多于基體,硬度略高于基體。金相深度腐蝕試驗表明,滲碳體顆粒易受腐蝕,先變黑。低倍也是如此,但低倍的腐蝕能力大于金相,所以表現出比金相更黑、腐蝕面更大的特點。另外,從低偏析帶A區(qū)和B區(qū)元素的分析特征來看,各元素的峰值對應相應的顆粒。
H13鋼試樣的顯微組織為球狀珠光體,滲碳體中的主要元素為Cr和Fe,初生碳氮化物為(V,Ti,Mo)(C,N),點狀夾雜物為al和Mg的氮化物,部分夾雜物周圍有V和Ti的碳化物。
H13鋼的宏觀偏析帶是由于合金中C、Cr、V、Mo、Ti等元素的偏析,導致滲碳體顆粒的形成和初生碳氮化物的偏析。當宏觀腐蝕發(fā)生時,它們優(yōu)先腐蝕并形成隔離區(qū)。
?、酆辖鸪煞执_定后,選擇合理的冶煉、加工和退火工藝,可以降低偏析等級。
[點擊量:][加入時間:2010年6月-0203:29:57][關閉本頁]蘇州市東锜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高速工具鋼、合金工具鋼、合金結構鋼、軸承鋼、不銹鋼、彈簧鋼、碳素結構鋼、碳素工具鋼等特殊鋼生產加工一體化的高科技特殊鋼產品企業(yè)。
本文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,我們僅作為信息分享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請發(fā)送郵件至tokaits@163.com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下一篇:浙江2738模具鋼經銷商進口模具鋼材